欢迎来到亿配芯城! | 免费注册
你的位置:芯片交易网IC交易网-亿配芯城 > 芯片资讯 > 回顾2022年半导体行业“腰斩”的一年
回顾2022年半导体行业“腰斩”的一年
发布日期:2024-05-22 07:37     点击次数:114

对于半导体行业来说,2022年将是艰难回落的一年。在通胀、俄乌战争、芯片封锁、疫情等多重不利因素之下,以半导体行业为代表的芯片股遭遇大众创新。费城半导体指数去年也下跌了37%,从4009点跌至2500点,创下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的最大跌幅。至于全球主要的半导体供应商,其市值基本上无一例外都有所下降。英伟达市值蒸发3936亿美元,台积电市值蒸发约1701亿美元,英特尔市值蒸发1083亿美元。那么,2023年可以吗?。

全球主要芯片供应商的市场价值已经“中庸”,而且不止一家

在全球主要美国股票芯片供应商之中,马维尔、英伟达英特尔跌幅最大,市值被“腰斩”,英伟迪最差,市值蒸发3936亿美元。由于存储行业的严重疲软,存储巨头美光也苦不堪言,市值大跌48%,市值损失超过500亿美元。射频制造商Qorvo和Skyworks的股价也下跌了近一半。很大的原因是,他们都只有一个主要客户,那就是苹果,这是一个薄弱的因素,而随着苹果不断实现自主研发,这将对Qorvo、Skyworks甚至高通构成长期威胁。威胁。即使是模拟芯片制造商德州仪器ADI等还没有抵挡住2022年的“寒冬”除了表之中清晰的统计数据之外,联发科等部分台湾厂商的市值也遭遇了大幅下跌。据聚衡网报道,到2022年,联发科市值蒸发9436.67亿台币。 

半导体平台.png

我们先来看看Marvell,它的市值跌幅最大。我们不会对它的估值做任何评论或深入解读,但我们可以谈谈Marvell这几年的一些变化。。在过去的几年之中,Marvell不断进行业务转型,将公司的重心更多地放在基础设施之上,而不是仅仅依赖于消费者市场,也不再是单一的大客户只依赖于手机。数据中心目前是其大部分收入来源,其次是企业网络、运营商基础设施、消费者和汽车/工业。鉴于这样的变化,Marvell在2022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的财务收入表现良好,但其债务状况也是有目共睹的。

在2022年,尤其是下半年后,由于库存水平过高、PC需求暴跌、加密货币崩溃等因素,GPU出货量将暴跌。GPU的主要供应商英伟达和AMD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尽管对PC独立显卡的需求已经放缓,但Nvidia在第三季度获得了有史以来最高的86%的市场份额,而AMD则下降到了10%左右。。随着英特尔进军独立GPU市场,2023年或将成为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之内GPU行业竞争最激烈的一年。英特尔于2022年8月推出独立GPU,并立即占领了桌面独立GPU市场的4%。不过,GPU的应用还在不断涌现。以最近的ChatGPT为例。它是10000个V100 GPU计算的结果,也是未来人工智能应用的原型。

不仅仅是GPU,英伟达、英特尔和AMD在CPU、GPU和DPU三大领域的竞争已经开始。根据PassMark Software的数据,英特尔在PC CPU市场的份额在2016年第四季度到2022年间从82%暴跌到63%,这主要是因为AMD在过去几年的积极追赶。

手机销量的低迷也削弱了高通等手机芯片供应商的实力, 芯片交易网IC交易网高通曾多次下调2022年的销售预期。三星还报告称, ATMEGA系列ATMEL芯片COM该公司已经将5G手机Galaxy A23的订单削减了70%之多。这款机型全部采用高通芯片。高通和联发科已就入门级5G芯片展开价格战。联发科2022年第三季度市场份额将降至35%, 电子元器件PDF资料大全反映出之中低端手机芯片需求疲软和库存调整的影响。

相比之下, EEPROM带电可擦可编程存储器芯片大全模拟芯片被认为是阻力最大的领域,CMOS图像传感器集成电路芯片但就这样,德州仪器ADI的市值也下降了约10%。不过,由于这两大模拟芯片制造商专注于汽车和工业领域,约60%的收入来自这些领域,2022年的收入受影响相对较小。

为了应对当前半导体市场的多重挑战,芯片供应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削减资本支出、裁员、冻结招聘。

晶圆代工厂商的市值基本上下降了30%,除了之中芯国际

整个2022年,各大晶圆代工厂市值将基本下降30%,而中芯国际是2022年为数不多的市值不减反增的半导体公司之一。芯片供应商感受到的疲软正转移到下游的代工厂,这些代工厂别无选择,只能削减订单。面对客户不断修正的晶圆代工订单,2022年,晶圆代工厂将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向汽车、工业控制、5G、物联网等应用领域拓展,寻找新一轮增长轨道。 

半导体指数.png

国外分析师陆行知估计,晶圆代工厂的平均产能利用率将降至66%。为此,据IC设计行业人士透露,今年除了台积电维持涨价的态度外,芯片交易网IC交易网更多的代工厂愿意对成熟的制造工艺降价,降幅高达10%以上。不景气的全球市场和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将是晶圆代工厂业绩的两大变数。据估计,全球晶圆代工厂的收入可能在2023年陷入衰退。

台积电作为全球最大的晶圆代工厂,2022年的营收受市场环境影响相对较小,但2023年就不那么乐观了。根据Digitimes的数据,台积电的主要客户AMD、Intel和Nvidia的营收都大幅增加。削减订单,因此台积电2023年第一季度的利用率可能会大幅下降。报告指出,台积电N7线(7nm、6nm)的使用率将在2023年初下降至50%左右。此外,N5/N4甚至N28也不会被充分利用。高盛和瑞士联合银行都看空台积电。瑞士联合银行分析师表示,2023年台积电将无法独善其身,不受行业库存消化和终端需求修正的影响,并预计2023年台积电营收将与2022年持平。

然而,台积电在先进制造工艺方面仍处于领先地位。除了现有的客户苹果、高通、联发科,台积电也成为谷歌、特斯拉、OPPO等自主研发芯片厂商的不二选择。台积电芯片。随着这些自主研发的芯片厂商的加入,台积电的竞争优势正在不断扩大。而且台积电在先进制程上还在加速研发中,据法人透露,台积电日前在美国加州举办睽违四年的实体投资人日活动时,释出在台湾持续扩充先进制程,已启动2纳米与1纳米投资规划的大方向,美国、日本等地新厂2024年产能也将逐步开出,供应链传出,台积电在2023年的资本支出有望逼近400亿美元。

中芯国际和华虹这两大中国大陆主要的代工厂,在2022年的营收将有相当大的增长。中芯国际第三季度营收19.07亿美元,同比增长34.7%。第二季度营收为19亿美元,同比增长41.6%。第一季度营收为18.41亿美元,同比增长66.9%。华虹第三季度营收为6.3亿美元,同比增长39.5%。第二季度营收为6.21亿美元,同比增长79.4%。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3亿美元,同比增长50.3%。

各大半导体设备制造商的收入非常红火,但市场价值却非常高

当一批芯片巨头敲响业绩警钟时,半导体设备制造商在2022年仍将大赚一笔。几乎所有的半导体设备制造商都取得了创纪录的收入。但市值是另一回事。泰瑞达、林研究和应用材料公司的市值几乎减半,光刻机巨头ASML的市值也下降了25%。

主要的半导体设备制造商,如应用材料、林和科蓝科技,主要从中国大陆和台湾获得收入。2022年,受美国芯片出口新法规的影响,主要半导体设备制造商2023年的收入将不容乐观。高盛(Goldman Sachs)的Toshiya Hari表示,这些控制措施可能会让全球半导体设备制造商在2022年损失60亿美元的收入,占其预期销售额的9%。例如,Lam Research此前曾表示,2023年的营收将达到20亿至25亿美元。

在半导体设备领域,除美国外,日本占全球芯片设备市场的30%。在电子束拉丝设备、镀膜/显影设备、清洗设备、氧化炉、减压CVD设备等重要前端设备中,以划片机为代表的重要后端封装设备中,以探针仪为代表的重要检测设备中。在生产方面,日本装备企业几乎处于垄断地位。2022年,日本半导体设备销售额将再创历史新高,2022年1月至11月将大幅增长近30%。

随着半导体进入衰退周期,全球主要晶圆厂纷纷缩减开支:英特尔已经开始裁员,减少资本支出。英特尔表示,包括裁员和放慢新工厂建设支出在内的行动将在明年为公司节省30亿美元,到2025年底,资本支出累计减少100亿美元。美光预计2023财年的资本支出为80亿美元,较上一财年下降30%,并将在2023财政年度将芯片封装设备的投资削减一半。韩国SK Hynix也表示,2023年的选择之一是大幅减少设备投资。南亚分公司表示,今年生产设备资本支出将下降40%左右,2023年生产设备资本支出将比2022年进一步下降20%以上。短期来看,这些无疑是对半导体设备制造商不利的信号。

根据SEMI的数据,晶圆代工厂是2022-2023年设备采购的最大来源,占总支出的53%。

2022年,全球共有167家晶圆厂和生产线将进行产能扩张,用于产能扩张的设备支出比例将占整体设备支出的84%以上。预计2023年仍将有129家晶圆厂和生产线。设备总支出比率为79%。

对于2023年半导体设备市场的需求,不少研究机构都发布了下滑的预测。SEMI预测,晶圆厂设备、存储设备和测试设备在2023年都将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据Jefferies Securities Research的市场总监Masahiro Nakanao表示,2023年半导体制造设备市场将比上一年下降20%,这与2019年半导体市场的萎缩相似,并将在2023年由于内存调整而下降。